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摄天下 -> 徽风皖韵 > 正文
 
天开文运奎星楼(一)
2011-08-09 10:53:56 来源:巢湖晨刊 作者: 【 】 浏览:142次 评论:0

每一个地域都有她独特深厚的历史底蕴,都有她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标志和符号。三四百年来,在江淮大地上,庐江奎星楼传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求学之梦、崇文之梦,虽屡建屡毁,但始终没有走出人们的视野,始终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里。奎星楼,耸立成一种寄托,耸立成一种象征,昭示着庐江的文运,更是庐江人的自豪和骄傲。

一、奎主文章

奎星,当属智慧之星、文化之星。据古书载,奎星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一,即北斗七星勺部的四颗星(或第一颗)。最初在汉代《孝经援神契》纬书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由此,后世把“奎星”演化成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

在封建社会,奎星楼(阁)总是建在文庙旁,内塑有一个鬼形的神像,一脚向后跷起,形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在今天看来,与其说“魁星点斗”是一个传说,倒不如说它是封建科举时代一个生动形象的写照。

“奎星楼者,中国古典文化中别具一格之建筑者也。昔时各地为固风气,严锁钥,强文脉,大都在文庙附近建奎星楼,用以昭示本地文风之盛与夫为民祈福之宏愿焉。”诚如孙文光教授所言,庐江奎星楼,是庐江文脉的标志,是繁荣庐江文化的灯塔,她激励着一代代庐江人勤耕好读,实现修身齐国治家平天下的抱负。

二、三毁四建

曾几何时,庐江奎星楼,被誉为江淮名楼。“庐江奎星楼,源远流长。据清代康熙年间‘惟兹东门,厥初有楼;数极而圮,旷祀弗修’之记载,明末清初之际,奎星楼当已屹立于庐江东门大地之上。”根据孙文光教授在《重修奎星楼记》中这样的记述,算起来,庐江初建奎星楼,距今至少有三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了。

奎星楼的第二次重建在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时任知县李衍芳倡建,当时的奎星楼建于城北,在文昌宫后。咸丰年初,太平军攻打庐江,与驻守庐城的清军先后展开了三次争夺战,最后于咸丰四年(1854)失守,太平军侵占庐江城,奎星楼不幸毁于兵燹。
 

Tags:天开文运 奎星楼 责任编辑:qirui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渔梁坝 下一篇仙源 麻川河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