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名称:原作100:美国收藏家靳宏伟藏二十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第二站)
展览时间:2011年10月9日—11月8日
展览地点: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主持:王璜生
艺术指导:徐冰 和龑
展览监制:李嫣
策展人:蔡萌
展览推广:李钢、薛江
展览设计:纪玉洁
展览助理:马亮
公共教育:与照片原作的亲密接触(付羽主讲、蔡萌主持)
公共教育时间:2011年10月9日,下午2:00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编译出版社
巡展承办: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广东时代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成都当代艺术馆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媒体支持:雅昌摄影网、99艺术网、艺术国际、嘉德在线、艺术眼、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摄影之友、色影无忌、搜狐、新浪、腾讯、中国日报、周末画报、北京青年周刊、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东方早报、芭莎艺术、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文化报、画廊、hi艺术、世界艺术、艺术中国、艺术财经、艺术时代、东方艺术、像素、生活、中国艺术报、中国艺术新闻网、美术文献、南方都市报

学术意图:
摄影作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平面视觉媒介,在诞生之后的一百多年中,促生了难以计数的影像和拍摄者。而能够使摄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而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却凤毛麟角。恰恰就是这少数人的成就,使得摄影家可与其同时代其他艺术领域的大师们相提并论。纵观整个西方摄影史中的大师,无论是19世纪的卡梅隆夫人、纳达尔和埃默森,还是20世纪的斯蒂格利茨、斯泰肯、席勒、史川德、韦斯顿,再到后面的埃文斯与弗兰克,以及从萨莫、卡拉汉、布拉沃、西斯金德、卡普尼格罗,到后来的阿巴斯、弗雷德兰德、温诺格兰特。从这些构成20世纪西方摄影传统的节点性人物的经典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在摄影风格和语言上的探索与创新,更能看出其独特的艺术思想与鲜明的艺术观念。他们探讨摄影本身,探讨摄影中的影调节奏、微妙反差、精致的构图方式、高超甚至极具个人风格的制作工艺,使得摄影语言保持高度纯化。进而从摄影的媒介语言本身去思考摄影、观察世界、关照内心、见证人性以及建构自我。
中国的摄影在近30年里也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变革,出现了较大规模接受西方当代摄影的状况,并直接导致了这场变革进程中的话语转向。在这期间,中国摄影家几乎都是在模仿、借鉴西方摄影大师们的图像与图式(影像语言)。而且,亚当斯、布勒松、马克·吕布、萨尔加多、尤金·史密斯等几个西方摄影家基本构成了的西方摄影大师的全部。而在那个由语言建构的伟大西方摄影传统脉络中,被众多西方人推崇到极高艺术地位的摄影大师们,国人却闻所未闻,或者百思不得其解。
原作概念的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仅靠阅读画册、印刷品来理解摄影,只能陷入到图像和图式的学习和模仿,无法建立良好的摄影学习范例与正确的摄影认识;更无法建立起一种基于材料、媒介、工艺本身所形成的摄影审美和观看方式,也无法体验照片的真正魅力与价值。这些长期隐藏并困扰中国摄影的问题直接导致中国摄影中摄影语言的缺失,使得中国摄影家只能借助摄影大师的图式、借助手中的照相机去记录历史、改造社会;“纪实摄影”类型兴盛是一种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