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古城址,位于谯城区十河镇梅城。商代梅伯的封国,隋置梅城县(或称为小黄县)。城近四方形,古城遗址依稀可辨。旁有梅伯的墓葬。
黛台,位于谯城区城父镇小南庄。台上原有楚王庙,为太子建居城父时,为纪念楚平王修筑。台下为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台子,位于谯城区城父镇西蒋楼。台上原有庙宇,台下为大型古墓葬。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章华台,位于谯城区城父镇韩老家村前。公元前530年,楚灵王修筑。后人在台上建有灵王庙,故又称灵王台。台下为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花台,位于谯城区城父镇马场村东。传为楚灵王当年登台玩花赏景处。台下为一大型古墓葬。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伍员庄固,位于谯城区城父镇陈庄村前。春秋豪杰伍子胥当年的居住遗址。有传说故事。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女孤堆,位于谯城区城父镇铁营。四座汉代大型墓葬,周围广植松柏。有传说故事。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女孤堆,位于谯城区城父镇二女村。传说楚灵王失国,自缢于城父乾溪,申不害杀二女为之陪葬。台下为大型古墓葬。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女孤堆,位于谯城区城父镇后铁营。大型古墓葬。有传说故事。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庄固,位于谯城区十河镇六集张牌坊。汉代村落遗址,为神医华佗当年居住地。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华庄,位于谯城区华佗镇。华佗后裔居住地。
华祖祠,位于谯城区华佗镇小华庄。祭祀神医华佗的祠堂,存有大门、大殿、偏房等建筑。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祖庙,位于涡阳县城关。祭祀华佗的庙祠,光绪年间修建,占地1500平方米。存有大殿三间。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屐桥,位于涡阳县石弓集东南。张良当年不厌其烦为黄石公三次拾屐,并恭恭敬敬为其穿鞋的地方。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清宫,位于涡阳县闸北乡西。祭祀老子的地方,存有元、明、清时期的石刻造像、碑记,以及正殿、耳房等清代建筑。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太清宫,位于涡阳县太清集东。祭祀老子的地方,存有明、清时期的石碑、古银杏树、前殿、后殿等建筑。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齐庙,位于涡阳县单集林场北。明代庙宇建筑,存有大殿三间。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柴村庙,又名全神庙,位于涡阳县曹市集北。明天启年间创建,光绪24年(1898)刘朝栋在此起义。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寺,位于涡阳县顺河集北。明代创建,清朝重修,存有大殿三间,明正德年间石佛像5尊。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盐店,位于涡阳县曹市集。清政府设置的官营盐店,光绪24年刘朝栋等人起义时,怒砸此盐店。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门清真寺,位于涡阳县义门镇。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多次修建,占地3600平方米,是涡阳县最大的清真寺院。存有正门、无像宝殿等建筑以及700多年前的皂角树。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位于涡阳县城关。清光绪十五年(1890)创建,存有正殿、耳房等建筑。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