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公府,位于蒙城县马集镇。清末直隶提督马玉昆的府邸,门前有两根旗杆,前后两重院落,平面布局呈“一品”形状,意为一品当朝,保存完整。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武祠,位于蒙城县马集镇。清末爱国将领马玉昆的祠堂,1907年修建,原有房屋60余间,正殿悬马玉昆画像和光绪、慈禧赏赐的匾额。今存前殿和厢房数间。
庄公庙和姜公庙,又称双公庙,位于蒙城县吕望集。明代大将常玉春捐银修建,前院是庄公庙,内塑庄子坐像。后院是姜公庙,祭祀姜子牙。保存完整。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庄子钓台,位于蒙城县吕望乡芡河南岸。相传西周姜子牙曾在此处垂钓,故称吕望集。战国时庄子仰慕前贤姜子牙,亦常来此处垂钓。史书称“庄子钓于濮水之上”,古之濮水即今日芡河。
北蒙故城,位于蒙城县檀城。殷商时北蒙的城池,故城环山而筑,分内、中、外三道城墙,至今城墙夯筑痕迹依稀可辨。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漆园故城,位于蒙城县漆园镇。漆园,为战国漆雕氏食邑之地,庄子曾为漆园吏。古城遗迹高出地面,清晰可见。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量沙台,又称唱筹粮沙台,位于蒙城县檀城镇。南北朝时,宋太尉檀道济伐魏,用修筑沙台代替粮食高台的假象,迷惑敌人,以智取胜。当年修筑的沙台仍高出地面十余米。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礼城故城,又名红城旧址,位于蒙城县小涧镇双锁山东北。东汉初年,梁大将苏茂屯兵据守城池,光武帝刘秀派马武、王霸征讨,先后两年两次激战,“战火烈烈,城之为赤”,后人称为赤诚、红城。此战例,被明人刘伯温记入《百战奇略》一书。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芮集孤堆,位于蒙城县檀城镇。传说是汉山桑侯王常的墓。王常,先为绿林军的首领,后投靠刘秀,被封为山桑侯,死后葬此。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海井,位于蒙城县城关镇。相传刘海在蒙城得道成仙,留有刘海戏金蟾的故事。有一美女化作金蟾,落入井中。以开菜园为生的刘海,用红线拴上铜钱把金蟾从苦井中救出,使其获得自由。此井即为刘海戏金蟾的古井。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门寺,位于谯城区沙土镇。是曹操少年读书处,现为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拦马墙,位于亳州市马场街。传说是曹操当年为训练战马而修建。
饮马坑,位于拦马墙南侧。是曹操当年为训练战马所用。
斗武营,位于亳州市斗武营街。是曹操训练将士,演练军阵的场所。
谯望楼,位于亳州市大隅首附近。是曹操登临游览,宴飨宾客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