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看见一个物,会联想到人和物的形状,这个系列对你来说,除了产生“玫瑰与羊”的联系之外,还意味着什么?
陈伯义:我想创作的轻盈与纯真是我喜欢的,透过每个想象,让我可以抛开既定的束缚,悠游自在地将想象在照片中实现。

陈伯义作品《石器时代》
色影无忌:你是从这样的奇遇中看人的哪一点?
陈伯义:纯真。每个看到这些照片的朋友,总会对我分享他们的想象与故事。
色影无忌:在大陆的语境中,“鸟”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代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鸟事”、“什么鸟人”之类的,不知道台湾有没有这样的语境?照此来看,这些无关紧要的粪便,对于你的作品表达,起到哪些作用?
陈伯义:一样。在台湾的语境中,”鸟”也就是无关紧要的意思。就是因为无关紧要,才能考验我们是否时时保有赤子之心。摄影是最接近复制现实的工具之一,如果没有纯真的想象,那只是沦为映射现实的工具。
关于陈伯义:
陈伯义, 1972 年出生于嘉义
1997成功大学水利及海洋工程硕士
2010成功大学水利及海洋工程博士生
个展
2011 八楼当代艺术空间,「窗景OutLook」
2010 海马回光画馆,「窗景OutLook」
2010 成功大学艺术中心,「失忆的历史‧竹篱笆日记」
2009 102艺术空间,「起」
2009 就在艺术空间,「行走在消逝之中」
2009 海马回光画馆,「失忆的历史‧竹篱笆日记」
联展
2011 八楼当代艺术空间,「广播早操」
2011 桃园县立文化局 中坜艺术馆,「出社会: 1990年代之后的台湾批判写实摄影」
2011 成功大学艺术中心,「出社会: 1990年代之后的台湾批判写实摄影」
2011 高雄新滨码头,「保证挂」
2011 厦门,「《镜•界》2011海峡摄影交流展」
2011 高雄市美术馆,「故事显影—当代台湾摄影十人展」
2010 2010香港摄影节—四度空间 两岸四地摄影展,「窗景」
2010 台湾摄影博物馆,「出社会: 1990年代之后的台湾批判写实摄影」
2010 俄罗斯 新西伯利亚市立美术馆,「窗景」
2010 小露台艺术空间,「行旅的故事」
2009 活石艺术空间,「影像边境」
2009 剥皮寮,「混搭—当代艺术展」
2009 高苑艺文中心,「记忆拼图—高雄红毛港影像故事」
2008 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解构建筑」
2008 桃园县文化局,「第六届桃源创作奖」
2008 国立台湾美术馆,「第二种视野 Second Vision」
2008 台北市立美术馆,「不设防的城市:艺术中的建筑」
2008 Kiyosato Museum of Photographic Arts,「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s 2007」
2007 南海艺廊,「看的伦理」
2007 红毛港,「彩庄红毛港」
2007 高雄市美术馆,「高雄奖暨第二十四届高雄市美术展览会」
2007 Kiyosato Museum of Photographic Arts,「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s 2006」
2006 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影像合作社十年展Decade Show」
2006 成功大学艺术中心,「触洞」
2006 Kiyosato Museum of Photographic Arts,「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s 2005」
2005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乌头青仔」
2005 高雄市美术馆,「美术高雄2005-影像高雄:看不见的历史」
2004 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摄影新人奖」
获奖
2010 「窗景OutLook」,国家文艺基金会九十九年度「美术类」奖助
2010 「莫拉克‧南沙鲁」,国立台湾美术馆永久收藏
2009 「万神殿」,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九十八年度「美术类」奖助
2008 「万神殿」,桃源创作奖首奖
2007 「窗景OutLook」,国立台湾美术馆永久收藏
2007 「层迹」,日本清里摄影美术馆永久收藏
2007 「窗景OutLook」,台北美术奖优选
2006 「失意的历史‧竹篱笆日记」,日本清里摄影美术馆永久收藏
2005 「神变」,日本清里摄影美术馆永久收藏
[-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