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斯柯皮克(中间)在接受色影无忌的采访 翻译:钟旭东
大卫-斯柯皮克 (David Scopick)是来自加拿大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摄影系的教授。他也是越来越少数的古典树胶重铬酸盐工艺的掌握者之一。这是一种复杂的转印工艺,在彩色摄影的早期曾经流行一时,由于它工序的复杂和诸多的变量导致在后期这项工艺逐渐被替代。但是它迷人的色彩和充满画意的画面仍然吸引着很多数码时代的艺术家。大卫-斯柯皮克自言是一位并不愿意被工艺束缚的人,他总是通过大量的拍摄再去寻找最合适的表现语言。2011年9月3日,798 See+画廊举办了大卫-斯柯皮克的个展《平安世界》,在这个展览中展出了大卫使用树胶重铬酸盐工艺制作的照片。在展览开幕之前色影无忌采访了大卫,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他眼中数码时代古典工艺的生存之道。
色影无忌:你从什么时间开始对树胶重铬酸盐工艺感兴趣的?
大卫-斯柯皮克:我实际上从小的时候就已经对摄影非常喜好和迷恋,10岁的时候就开始对摄影关注、学习,从高中毕业之后到大学我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进来。
色影无忌:你一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相机?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大卫-斯柯皮克:我个人对工艺和技法、相机没有太大的一个局限,刚开始摄影的时候看到其他人用相机,我连光圈是什么都不知道,后来开始我用135、120,一直到4×5我都有用,现在有数字影像的技术,我也非常喜欢。我并不是说局限于某一种工艺,相机还是抒发我自己本身的创作意念。有一点我要指出的是你所用的相机实际上会帮助你完成你心目中的创作,比如像刚才那些有一些是摇头机这种方式的,但是并不局限于要用哪种工艺或者哪种相机,因为我觉得一旦我的创作思想是要通过这种技法来完成的,我就用这种技法。有新的概念、新的想法、新的相机、数字工艺完成的我也会用数字相机。
我感觉到我在拍摄的时候还不完全确认我最终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样的,所以我就大量的在拍摄形成像一个数据库一样,回来之后我再细细的审阅这些影像的内在价值,有了这种价值之后,再去用重铬酸盐或者是用一些黑白的照片。
色影无忌:你做重铬酸盐这种工艺做了多少年?
大卫-斯柯皮克:其实我在1979年就出了一本书,关于重铬酸盐的技法,到了一九九几年又出了另外一本书关于这种技法的描述和制作的工艺,所以我应该是七十年代已经开始研究这种东西。
色影无忌:你怎么一下就特别迷恋这种技术呢?是这个画面品质特别符合你的想像吗?
大卫-斯柯皮克:我对摄影在技法各个方面都在探索,我也曾经在学校里边尝试学习丝网印刷,版画的一些工艺,在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接触到重铬酸盐工艺,我更加享受于重铬酸盐的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我非常迷恋于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