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摄影资讯 -> 大师访谈 > 正文
 
黄晓亮——追逐一个未醒来的梦(一)
2011-09-19 09:23:35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 】 浏览:545次 评论:0
    第一次见到黄晓亮的作品是在2010年三影堂摄影奖的展览现场。他作品《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以及《丛林日记》中风筝、飞机、蝴蝶等意象充满了80年代的气息。作为80年代生人的集体记忆,这些符号经常被当做怀旧的道具而重复的贩卖。但是黄晓亮却用易逝而多层次的影子将它们投映出来。他像造梦师一样的恰到好处的拿捏住人们记忆中最动情的部分。观看黄晓亮的作品时你会感觉,这些影子不是投射在墙上而是柔软的着陆在心里。黄晓亮的新作《人间景》系列开始从对梦和回忆的表现转向了与现实的牵手,他用自己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中的对春夏秋冬各个节气进行了诗意的重建。这是一组带有浓厚中国民间艺术气息的影像作品,也代表着黄晓亮创造的转向。不知身为艺术家同时也是创业者的黄晓亮在生活的磨砺中能否保持迷梦一样的单纯与幻想。

 

摄影师黄晓亮

 

    色影无忌:你的作品是设计好以后去拍得还是在拍摄中偶然发现这个效果然后决定做下去的?
    黄晓亮:所有作品都是经过精心安排布置然后拍摄得来的。

 

    色影无忌:为何影子让你如此着迷?
    黄晓亮:神秘,朦胧,有诗意,也有暗喻。

黄晓亮作品《人间景》

 

    色影无忌:作品中的意像是如何设计的?
    黄晓亮:在平时的拍摄中选取比较中意的照片,再通过场景的布置和投影的的强弱关系再现照片里的感觉。

 

    色影无忌:你的作品有没有从皮影戏中吸取灵感?
    黄晓亮:说实话,我没有在真的皮影现场看过表演。影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对童年时期玩的手影游戏。

 

    色影无忌:那些意象是怎么实现的?是使用了道具吗?
    黄晓亮:对,道具。当然还有其它的办法可以不完全使用道具,比如照片的后期处理,处理方式很多,数码、暗房、打印材料。方式太多了,我尝试过很多的呈现方式,但绝对不是一种方式就可以呈现的比较完美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相关阅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侯谢——因为难,才好玩 下一篇陈伯义——从“鸟屎”到小王子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