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摄影资讯 -> 大师访谈 > 正文
 
张照堂——伟大的作品多半悲苦(1)(四)
2011-04-01 10:59:34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 】 浏览:177次 评论:0

文学和美术对我的影响比摄影大

 

        色影无忌:国外摄影思潮在那个时候介绍得多吗?
        张照堂:都是在杂志和书上看到的一些东西。图书馆有订阅《LIFE》和《TIME》杂志,那些杂志都会将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一些优秀的作品刊登在上面,我从这边得到很多支持和画册,那个年代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画册。主要是西方绘画的画册,摄影集倒没有多少,在那个年代也不太进得来。另外,就是看在艺术上更接近绘画的电影,有时候有电影进来,比如那些比较好的有现代感的电影,那个时候都开始受影响了。
   


         色影无忌:反而摄影不是最显性的东西,也不是最强势的,但你还是选择了摄影这个事情。
         张照堂:按理说,我应该去搞写作,我跟文学走得那么近。但我自己觉得从事写作没有那个能力,写作需要一定天赋,你要能够坐下来,你的文字能力要好,要看的东西够多。但是摄影上不必有这些基本的训练或者什么,摄影只要你对影像的表达够敏感、敏锐,你就靠这个来表达你自己,不必一定要用文字,因为你自己在影像上可以把握得更好。

1962年,新竹,五指山 (张照堂摄)

 


    
        色影无忌:说说那张看起来有些诡异的照片吧,就是那张看不到头的男人的躯体。
        张照堂:那个时候我还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跟我一个很要好的高中同学到山上去,他在山上念书,因为他还准备考试,不能下山,我找他玩儿,所以只能跑到山上去。我带了相机,我们准备拍点儿照片,但是要拍什么呢?山上没有什么东西好拍,那么我说我拍你吧。我拍他也是要有我的特点,不要说是拍一个一般的所谓摆个姿势在那边就行了,我要拍点儿不一样的。于是我叫他在裸体之后还能够让整个头跟手都缩起来,然后身体倾斜。因为那个时候用的相机都是方形的相机,都是低角度拍的,所以相机摆低一点,头就不见了,头低下来,手、脚缩起来,这是看到一个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色影无忌:有些雕塑感。
        张照堂:对。我很喜欢雕塑,这个作品就是很像雕塑的东西,一个大雕塑摆在那里,这是一个整体的雕塑,后来我觉得那个是受了雕塑家跟超现实画家的影响。


    
        色影无忌:你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创作是不是受这些东西影响比较大?
        张照堂:文学和美术对我的影响比摄影大,因为它提供给我的就是观念。我从绘画里边吸收构图,比较大胆的表现吸收比较多,同样是图像的东西,文学是那种观念上的。我刚才讲的存在主义是对你人生的态度和存在的怀疑和质疑,也会影响你对要表达东西的一种想法,这些东西组合起来,一个是文学的概念,一个是绘画的图像结构的东西,我就是想用摄影可以把这两种感觉表达出来。
        如果你的吸收能力还可以,你就可以同时把它表达出来。
 

我拍照不喜欢用那么白的方式

 

 

 

        色影无忌:我看你的很多照片,发现你喜欢拍一些背面的东西,比如人和其他的一些动物。
        张照堂:一方面,我觉得拍人的正面有些不符合我的想法。因为我那个时候拍人,我不想拍那么直白的、写实的东西,直接告诉你这就是什么。我想拍点儿这样的东西,也就是有一些东西你要看到,要拆解,要有一点差异的。我喜欢留白,从背后看就是留白,因为你不是看得很清楚,没有看到它的正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可是从背后看得更远,因为你往那边看,然后使用你的想象力,虽然你在后面拍,可是你也是里边的一个人,你在往前面看,你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在想什么,可是你会看到一样东西,就是在想的时候感觉被你拍的人也在想什么,也在看什么,可是你不清楚。
        就是因为你没有把它拍成正面,才会想说应该有点儿思考,有点儿想象力的东西,正面就没有了,正面就直接说这就是你,很白的。我拍照不喜欢用那么白的方式,就变成了背面拍的东西蛮多的。
        或许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也是基于对拍摄对象的一种尊重呢?我觉得,在那个时候,这种想法倒是没有,我们那个时候拍照,被拍的人也没有说反应恶劣什么的,都还好,你这样拍也没有说不尊重他,还好。

新竹 五峰乡 1986  拍摄/张照堂

 


    
        色影无忌:你一般拍的时候是随意拍还是有一些计划性?
        张照堂:我没有什么计划性,我都是到了现场,看到现场情况,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拍到的地方,我会想怎么来拍,应该什么东西在前面,应该怎么样去结构的东西,很多情况是这样出来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相关阅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张照堂——伟大的作品多半悲苦(2.. 下一篇储楚——那些远去的物是人非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