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是一位来自青岛的艺术家,美术功底深厚的他在视觉语言的探索上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本次草场地摄影季期间推出的黄磊个展《一天:底片和画笔》中就分别展出了他的《静物》、《动物园》和《博物馆》以及《海边》等多个系列的作品。其中《静物》、《动物园》和《博物馆》几个系列使用油彩同黑白照片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内艺术圈中非常罕见。黄磊坦言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之间感知与交流是他所一直关注的,使用手工上色的方式让他可以在照片中创造出一种亦梦亦醒的虚幻真实。黄磊把对笼中动物的感情投射到了人类自身命运上边。正如他自己所言,感知生命的存在与交流正是黄磊作品的精神内涵。

摄影师黄磊在展览现场
相关阅读:
张黎:非人的边界――读黄磊作品
色影无忌:你05年参加过广州摄影双年展,但是似乎后来露面的不太多,是一直在静心创作吗?
黄磊:97年至今曾参加过一些展览,包括《不合作方式》和《广州双年展》等,大多展览是现代艺术展而不是单纯的摄影展,我的主要的精力还是在作品的创作和制作方面。
色影无忌:你现在全心投入的做艺术了?还是有其他的工作?
黄磊:从91年至97年我从事教师工作,97年辞职专心从事创作,没有其它工作。
色影无忌:手工上色的方式是怎样的?通常都是用很淡的水彩,你如何考虑用油彩的?
黄磊:油彩着色和水彩的表现力不同,选用油彩是从具体作品的风格需要来考虑的。
色影无忌:如何解决油彩在照片上的附着力的问题?
黄磊:油彩着色的介质比水彩的附着力更好,不存在附着力的问题。

《一天:底片和画笔》展览现场
色影无忌:你草场地的那个展览为何起名为《一天》?
黄磊:起名《一天》是展览人张黎的建议,与时间的概念有关。
色影无忌:决定拍摄动物园是一个什么样的缘起?
黄磊:我喜欢动物,小的时候对动物园的印象就很深刻,喜欢去动物园,但不明白动物为什么是在笼子里面。随着自己的成长对那里的感受也在变化,曾经觉得笼子被也放大,有段时间觉得自己也生存在笼子里。在这里我看到很多现象,也有生老病死,也有欢乐悲伤。95年我开始拍摄动物园,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对动物园及里面的动物的认识也在改变。
色影无忌:你最初的动物园还是黑白的,后来为何开始使用手工上色的方式了?
黄磊:动物园至今还是有黑白作品,和着色的部分是并列的。着色的部分大多选择的是人造场景,动物在人造景观中生存,而着色的效果只是浮现在作品表层的梦境一般的假象。
色影无忌:我发现你最初的动物园还有点纪实的感觉在,似乎比较关注动物,后期的作品越来越偏向景观了,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
黄磊: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之间感知与交流一直是我在观察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动物园的题材只是我对这个问题观察的过程。我不认为在摄影里面有纯粹的纪实,而题材的选择就已经有极大的主观意图。人工模拟的自然景观看上去很荒诞,它是扭曲了人们对动物园里动物及其生存状态的认识,人造的自然场景像舞台也像是戏剧的布景,让人们感觉更不真实,更加荒诞。
色影无忌:你为何经常使用圆形的样式(比如那种圆形的暗角)?
黄磊:作品中出现的圆形的暗角是在镜头前加了遮挡物,在拍摄的时候已经是圆形的观察方式,因为我觉得这种观察方式更接近眼睛的视觉感受,人的眼睛是不带方形的取景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