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鬼,斋日在五年中根据祠堂总管,择于十月十五鬼日的傍晚举行。竹扎纸糊白帆二丈长、三角旗,各种鬼对像,有吊神鬼、水鬼、凶恶鬼、 鬼、火炭鬼、断肢缺手鬼,地方拉塌等鬼,各种猛兽怪、狮精虎精,青、白蛇精,虾兵蟹将,天兵天将,阴曹地府里的冥具,土地老,山神像等各种鬼怪达百余个。锣鼓、 钹用的是低沉、闭塞声音的,还有萧、笛、笙器乐。全村人中选一些勇士和道士扮些鬼怪,活龙活现,天门铳二十九把,竹制钳钗36件,分东南西北中五管,列队在祠堂门口集中,从祠堂灵位上接出地方拉塌。这时鸣枪,29把土铳对天鸣击,震耳欲聋,村民齐喊:“嗨、嗨、呵……”声,锣鼓击点“咚咚呛……”,阴沉、低暗,叫人心寒胆惊。许多小孩、妇女胆小的不敢出门。
2.游鬼。在主持道士一声令下,鬼游队伍按东南西北中顺序列队由东向西游行,每人带有香斗,在锣鼓“咚咚呛”的指挥下,口呼“嗨、嗨、呵……”游到哪家门口,各户都要燃放鞭炮,还有天门铳,这九户就齐放一次,鞭炮声、天门铳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硝烟弥漫,硫磺味充满山川。队伍周游一圈后,回到祠堂门口。村人对本溪上祖亡灵集体祷告祭拜,道士念经做佛事。
3.送鬼。深夜3时,祠堂坦上烧起三个大篝火,这时道士用道剑,东南西北中一舞,寻找鬼怪,除妖斩魔。接着,天门铳三声起,只见各种鬼怪(由胆子大的男汉或道士化装成的)从祠堂门头冲出,连越三个篝火,直向村外奔跑,后众人一边口呼“嗨、嗨、呵……”声、“咚咚呛呛呛”钟鼓锣鼓声,天门铳此起彼伏响起,追赶鬼怪。一直赶出村外五里地,才将豆腐饭撒到河里、路边。烧好香纸,算是送走瘟神妖魔鬼怪,作斋活动才告结束。
三.菩萨换衣。
汪公大帝名叫汪华,在太平天国年代,是有功之臣,六州总督,相当于现在的南京军区司令职位,管六州即:徽州、盐州、衢州(金华)、婺州(婺源)、尧州(上尧)、宣州(宣城)。他能管这么多的范围的安全。因此人的筹资在街川天堂玩坑口建有一庙纪念他,一保平安,二镇山洪。他的第九个儿子叫汪九相公,同样得到村人的敬仰,于是在璜蔚为他迷造一座“刺封忠护候”庙,主像称为九老爷,后边还有一百多个菩萨,以保本村平安吉祥。每当为他进行一次革新修容,这一活动持续三天三夜,较为隆重热闹,村人就叫“菩萨换衣”。
1.接菩萨。村人在农历四月十五日,由东南西北中五个人分各管,带上五色 旗、三角旗,蜈蚣旗、鸾驾等,点上香火、鞭炮到“勒封忠护候”庙,接出菩萨,抬着、驮着,锣鼓打击,前面由两人拖着两块罗汉竹,四面开道锣,肃静、回避牌子,再抬着菩萨,撑着绫罗帐伞,跟着36件锡制鸾驾,20副大小锣鼓队中,各管顺序穿插随行,村民迎接,一直接到村名天堂汪公大帝庙。
2.换衣。指把菩萨的腹脏内的生物遗存取出,再放进新生活现的动物,如小蛇、青蛙、鱼、蟾蜍、壁虎、老鼠、喜鹊、相思鸟等。这些生物根据性能对号入装,还有一些小菩萨将放一些符状,然后封好,再用油漆重新涂染,如需新添菩萨,一并整理归类。穿好袍服,戴好头盔,使菩萨焕然一新。
3.送“菩萨”。第三天又与第一天的队伍和形式,起早去汪公大帝庙接出各种菩萨,送归“刺封忠护候”庙。香客便可进香,香溢川村。
“菩萨换衣”活动持续三天三晚,除以上主要程式内容外,还连唱三天三夜大戏,即在祠堂坦上搭台唱京剧、徽剧,其他小剧种戏分别在东冬担、木头雪坦,杨高梯坦上演出。大小两源、淳安、遂安香客不断涌入本村。就连乞丐也不少,一百多人前来要饭、凑热门。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说当时徽州府南门外都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