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隶属蚌埠市。你别说,在五河县,真有五条河穿境而过:淮河、浍河、漴河、潼河和沱河。《宋史·地理志》释五河县名:“有浍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张佩芸有《五水咏》:“五水相连号五河,东潼西浍北沿沱,漴流春泛鱼苗长,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县自宋咸淳七年置县起,确有五道河,并有五河口。但至今时逾七百余年,陵谷变迁,沧桑多劫。
相传远古时代,天空五条蛟龙争夺一块玉璧,那玉璧坠落人间,摔成三瓣,化做沱湖、香涧湖、天井湖三大湖泊。五条蛟龙降落,化做淮、浍、漴、潼、沱五条河流,与三大湖泊长相厮守。在交通几乎全靠水陆的古代,这片河湖沟汊纵横交错的地方,自然备受青睐。早在西汉年间,就曾经在这里设立过洪县。不难想象,雨后天晴,水气氲氤。美丽的彩虹如龙飞腾,是这里常见景观。
古人临水而居,这方美丽的水土,人文历史大都与水紧密相连。在浍河、沱河沿岸,曾经出土过一批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环、玉佩、石铲,商周时期的青铜鼎、青铜戈,春秋战国时代的郢爰等。如今,小张庄、韩庄、泗河、台子山等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犹存,公元1998年,天井湖的双忠庙镇西尤村窑厂,从地下8米深的地方,发掘出当今全国最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古菱齿象高5米,长8米,其巨大的骨骼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出土的,还有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8件,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在淮北地区旧时器考古的空白。
“依稀当年古战场,儿童拾得旧刀枪。”楚汉相争,这里是征战频仍的古战场。当年睢水之战,项羽把汉军20万人赶入睢水,就在天井湖上游。相传刘邦兵败后,逃到湖畔,天不灭刘,地下生井,刘邦入井躲藏,他的战马则藏入湖畔的芦苇荡中。天井湖因此而得名,垂缰井、马藏港、龙井等传说之地至今犹在。
站浮山,观五河,五河五条河,淮、浍、漴、潼、沱。——滔滔淮水,流淌着古代五河一位才女对联招亲的美丽故事。这里所说的浮山,是淮河三峡的最后一峡,坐落在五河最下游与江苏交界处。那浮山是淮河上的一道奇观。浮山突兀于淮河中流,对面的土地偏偏也不退让,反而紧紧逼将过来。淮水到了这里,避开对面逼仄过来的土地,不退不让,径直冲向浮山。山似嵌于水中,更似浮于水上。至刚的山,至柔的水,不刚也不柔的土,就这么对峙着,共存着,形成山不让土、土不让水、水不让山的淮上雄关。如果不来到这里,谁能相信:这天地之间竟会有如此独特之景、千古之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