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摄天下 -> 徽风皖韵 > 正文
 
当涂县城历史见证——三塔两浮桥
2011-08-10 10:49:32 来源:安徽文化网 作者: 【 】 浏览:32次 评论:0

    自古以来,当涂一直流传这样一句口头禅,“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这既是当涂县城历史悠久的见证,颇有是当涂人中的骄傲。

    三塔是指城北黄山塔、城东凌云塔、城西金柱塔,三塔“鼎峙三垣,形家谓作镇乾方,为三邑之主星”(三邑指太平府所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一座古城之郊,三座古塔于一城之周鼎足而立,不仅为安徽所罕见,即使在全国亦属少见。清初荷兰赴华使团成员尼霍夫所著《荷使朝华录》,就以三塔作为太平府城的标志物。如今三塔尚有其二。座落于凌云山上的凌云塔,于清宣统三年(1911)因暴风雨倾圯。

    两浮桥即横跨姑溪河的南津桥和彩虹桥。

    南津桥俗称上浮桥,亦名东彩虹桥。据民国《当涂县志》载,两桥始建于三国时期。北宋,陆游《入蜀记》也有记载:“两浮桥悉在城外,其一通宣城,一可至浙中。”

    明初,洪武二年重建南津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咸丰年间因战乱移至上司渡口。光绪元年(1875)再修,有船22条,桥面11排,桥夫14人,桥通青山道、龙山桥。1965年拆除。

    彩虹桥俗称下浮桥,亦名西彩虹桥,通芜湖可至宣城,唐县令李明化于桥上建姑孰亭,李白为之作序。明洪武二年复建。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重建。1969年夏大水毁环,同年9月拆除。

    如今,浮桥虽已不存,但代之而起的却是飞峙于姑溪河上的两座水泥公路大桥。
 

Tags:三塔两浮桥 当涂 责任编辑:qir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青山永驻双烈亭 下一篇山清水秀欧家岭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