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摄天下 -> 徽风皖韵 > 正文
 
山峦叠嶂金家寨(二)
2011-08-09 11:01:41 来源:江淮晨报 作者: 【 】 浏览:99次 评论:0

 

老将军的故乡

在金寨游览,听得最多的就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这句话。而这样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是许多金寨儿女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早在1924年,金寨县境内就建立了党的组织。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兴起;1929年,先后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山区的穷苦人们踊跃参军,境内组建了11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中国红军第一县。

抗日战争时期,那里是中共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边区党委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又是刘邓大军建立的重要后方基地。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1万多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金寨的朋友骄傲地对我们说,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都曾在金寨指挥过战斗,董必武、叶挺、郭述申、方毅等也曾在此组织过革命活动。据1982年统计,全县有550多位老红军在全国各地党政军机关担任重要职务,其中担任历届中共中央委员的有12人,担任省、部、军级领导职务的有200多人。

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到洪学智将军,这位我军历史上唯一两次授上将衔的老革命。他1913年2月2日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双河区黄鹄寺乡小河口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1928年冬参加我地下党领导的农民武装联庄队,历经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功勋卓著,为共和国的建立和我军后勤保障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老将军身上的故事极多,而广为家乡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极具传奇色彩的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我军历史上仅此一例,在国外也没有先例。家乡人亲切地称他为“六星上将”。

手记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就去过金寨,站在梅山水库大坝上远眺山城,不由得想起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句。那里可是有山有水呀,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是否也会沾染上一些仙风道骨呢。

不过当地的朋友和我们的感触并不一样,他们说眼前的湖光山色是金寨人民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换来的。响洪甸、梅山两大水库的清泉一路欢歌,流到了六安,流到了合肥,使那里的市民喝上了大别山区的矿泉水。可你知道吗,为了修建这两座水库,金寨县最富裕的三镇——金家寨、麻埠、流波都永远地被淹没在水库的下面,无数顷良田变成了河床,金寨的经济一度倒退到全省甚至全国的锅底。

我想起了金寨和合肥的渊源,不仅现在省城人还喝着金寨的水,而且抗战时期还叫立煌县的时候,这里可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合肥作为省会也是从这里迁去的。金寨的朋友说,看过许多经历过那段时期的合肥的老先生们写的回忆录,他们当年生活的地方也已经成了水下龙城。

当然,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人民,多年的财政扶持,加上当地政府组织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在的老区再也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了。

Tags: 金家寨 责任编辑:qirui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金鸡庙 下一篇渔梁坝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