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摄影资讯 -> 大师访谈 > 正文
 
邵文欢——我们的生活有一种不知所措的美(二)
2011-04-10 10:42:40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 】 浏览:240次 评论:0

 

《隐秘的啮咬》系列

 

艺术家可能用一种非真实来描述一种真实

 

 

  色影无忌:还是有一种怀疑在里边?

  邵文欢:还不是怀疑,怀疑可能会太社会化,我个人认为这是媒介本身的一种价值,就是说摄影应该是可以给我带来更多可想象的东西。因为不同于机器操控的绘画似乎显得主观意识很强,但实际上摄影这个主观性更强,在创作的所有过程中,直接拍摄还是二次创作,都是在选择。在“咔碴”一声中实际上是凝固了拍摄者所有的学识、见解、以及审美理想和个人状态,通过这个凝固可以感触外界客体和主体之间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是比较吸引我的地方,这种看似的“不确定”应该就是一种特性。

 

  色影无忌:你的作品中使用了很多特殊工艺比如自己涂布银盐感光材料之类的,这么做也是为了追求这种不确定性吗?

  邵文欢:你将一个极其依赖机器的方式,通过人为涂抹来破坏其规整性,这本身就是强化主观力的行为。而追求这种不依赖机器的主观作用,一定存在着 “不确定性”。有句话是说艺术家可能用一种非真实来描述一种真实,这是很好的、可以诠释它的一种方式。主观使摄影面对的任何“物”都变成了一个由头,好比庄子“寓言十九,籍外论之”,即假借外物以立论的形式,因为历史观比历史本身更重要。

 

  色影无忌:你在摄影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尺度是怎么把握的?

  邵文欢:还是那句话,客观可能是一个由头,我相信艺术是为人服务的。拿起相机面对外在的客体,最后的选择还是主观作用。当然这个把握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色影无忌:这种尺度的把握是比较自然的。

  邵文欢:如果说的精微些,把握的尺度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比如某段时间突然会觉得强烈点,因为人的某些反应在某种时刻不完全是受你自身来支配的,这点在摄影中尤其明显。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在情景中是一种碰撞的关系,特别的控制去再现自然,其实还是在表现。因为特别控制就意味着主观介入的成分还是非常大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相关阅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储楚——那些远去的物是人非 下一篇王培权——现实与心灵间有个模糊..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