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手段的掌握与艺术技术的运用比较,前者容易,后者难。
纵上所述,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作品是艺术作品,而有的只是记实的记录。正因如此,有人把摄影称“瞬间艺术”我认为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它需有前期意在前构思创作,拍摄选则,后期制作,摄影的选则是一种十分苦难的创作,没有广博的知识摄影创作就是不自由的。
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幅好的作品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实践我感到,美的风光拍出来也应当是美的想法是不对的,原因是我们把摄影太理想化了,仿拂照像机和人眼一样高明,在大师眼里,不美的或不大引人注目的也能拍出好作品来,他们借景抒情,这种抒情去引起人们共鸣。
早年我看过一幅水彩画,大山间的小溪水中有一群蝌蚪,标题为《千里闻蛙声》,作者没去表现千里之外的蛙,但读者能从画面上听到蛙声,这就是可视艺术想象延伸。写诗切忌“直”,照片要给人与联想,回味,经不住嚼,便没味了。一幅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仅在它画面美不美,而取决于它蕴意深不深。如果我们看到一幅拍摄技巧极高,画面却平淡,毫无意境,意味,没有视觉的冲击力片子,它决不会有生命力的!
对于艺术的培养,也是积累的,如同写文章,初写时总觉得没东西写,写一两千字东西很费劲,随着东西写多了,但在读者眼里,里面垃圾太多,不简炼,一两千字能表达的东西要上万字,再过了这阶断,能从上万字东西用一两千字表达,就成功了。我认为摄影也是这样,从拍不着东西,到拍很多东西,到从很多东西里去掉垃圾片,能很准确找到你想要的那种感觉来。许多人都会知道卡什是怎样拍丘吉尔的,怎样才能表现这位二战时英国总统特有的表情,拍摄时间很有限,在拍摄前突然把丘吉尔烟斗夺去,这使他盛怒,瞪大眼睛,手卡在腰间,象愤怒的狮子,卡什果断按下快门,成为传世佳作。
张益福老师多次提到“画有法,画无定法”,对摄影也是这样规律,在摄影领域里给我们的创作捷境就只有技术+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