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大屋位于祁门县城东大街敦仁里,现存四组建筑,门牌编号分别为敦仁里8号、10号、12号、16号,东邻右横街,南邻敦仁里巷道,西邻中心路,北邻谭家大院,主体建筑均坐北朝南,建筑布局为二进二层式砖木结构,现存建筑整体上来看尚属完好,其平面布局构架,木作砖雕都独具匠心,立面造型整体性强,为典型的徽派建筑。
据考证,洪家大屋始建于清中期,为洪姓由择墅(洪村)迁入时所建,共有大小屋宇数十间,承恩堂居中、后有养心斋,左有承泽堂、思补斋,右有荆奕堂,笃素堂,三世大夫第,前设谷厂和又新书屋(现无存),洪家大屋是一组群体建筑,从现状来看,整体上趋于简朴,图案简洁,符合清初建筑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主人的审美情趣。
洪家大屋承泽堂前墙上的太平军题字,为墨笔直书。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初七日,太平军刘官芳部前营叶高义军经休宁绕黟县攻入祁门,直捣东大街敦仁里洪家大院,并在墙上留下墨书标语。今依稀可辩的有“粤东太平天国前营叶高……”等字。太平军题字系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又正式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家大屋于2004年11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原省保单位“太平军题字”合并,名称“洪家大屋”。
洪家大屋曾是湘军首脑曾国藩驻扎祁门时之老营所在。祁门地处安徽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险堑天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国藩驻扎祁门后,太平军与清军在祁门鏖战长达十年之久,并七次攻入祁门县城。咸丰年间,曾国藩多次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指挥清剿太平军的战斗,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