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摄影资讯 -> 大师访谈 > 正文
 
郑亭亭:我一向喜欢被隐藏的信息(一)
2011-09-01 11:19:43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 】 浏览:211次 评论:0
    看郑亭亭的作品,精准、执意,充满着掘进的锋芒,又显得荒诞。就像她用同样的胶片拍摄数量等同的男女,进而称这些底片的重量,结果女生这边稍重一点点,她就消解了“重男轻女”的概念一样。她说这是“对日常生活荒谬的处置”。
     对于持有摄影本体论的人来说,郑亭亭的作品或许会引发不适感,而作为当代艺术的范畴来讲,她的作品风趣而又有深度。
     不管怎么说,这一切都不妨碍我们去发现智慧。

郑亭亭

 

     


     色影无忌:这些作品分别作于什么时候?
     郑亭亭:最早开始的系列是“有水果的静物”以及“那些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事”,都是大约2008年底,刚搬到伦敦不久后开始的,“那些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事”于一年后,2009年结束,而“有水果的静物”虽然结束的较早,但我陆续创作不同的版本,像是2010年又创作了日本版本以及2011年创作的台湾版本。“不可见”则是我在2009年于伦敦Ben-Uri Gallery驻村时的创作,“我以貌取人”及“物件编号1-4"是2010年的创作,最新的则是“人口普查”是我搬回台湾后,2011年的创作。

有Nike小黄瓜的静物

 


     色影无忌:做这些作品是因为什么?
     郑亭亭:做这些作品第一个当然是因为,我喜欢创作的过程,而我灵感的主要来源,大部份都是周遭的事物、自身的经验或听闻的事件让我有感而发,想探讨某个议题。像是“那些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事”,就是我搬到伦敦后的第一个创作之一,当时的文化冲击,加上身为外来者的经验,让我想要探讨这个话题,让有和我相同经验的人觉得被听见,让从来没有这个经验的人更能体会我们的心情。而“人口普查”也是一样,是我搬回台湾后对环境的不适应,加上对一些价值观上的不认同而创造出的作品,希望能让台湾的观众在看到作品的同时,去思考一些或许他们之前没有思考过的事情。

 
     色影无忌:你的摄影必须要用文字来阐释,你有意在削减摄影本体的东西?
     郑亭亭:其实我不会把自己定位在“摄影师”(Photographer)的角色,我可能会比较把自己看成“用摄影当作主要媒材的艺术家”(Photographic artist),对我而言,摄影是我用来讨论某个议题的工具之一,在我后期的作品中,也结合了文字、声音或对象等等,而我本来就一向不喜欢“太明显”的事物,觉得那就不有趣了!所以在我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我总是刻意隐藏画面中的信息,像是异国语言的翻译、人物的脸孔、书籍的语言、底片上的成像等等,都被省略了,这创造一种距离感,引导观众去好奇:这个作品想探讨的是什么?当观者开始思考时,我相信讯息更能传达进他们的想法中。对我而言,当代艺术需要文字解释这件事应该是理所当然,尤其在观念艺术当中,但其实我并没有特地去思考有关削减摄影本体这件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阅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钟顺龙——文明都是从柱子开始 下一篇黄明正——我有记忆以来就会倒立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