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摄影资讯 -> 大师访谈 > 正文
 
袁柳——我一眼能望穿这杂乱和落寞(一)
2011-03-24 11:23:28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 】 浏览:100次 评论:0
     袁柳的作品看起来“嫩”了点,表达痕迹过于明显,作品的主题显得使用过度。
        就在这种我们看起来有些青涩的作品氛围中,袁柳从众多的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她在影像与社会观察点上建立了及时有效的联系,并在作品的执行中,将思考推向深入。
        这种思考至关重要,尤其在旅游越来越变得面目全非的今天。

 

袁柳

 

 


        色影无忌:这是你的毕业作品吗?

        袁柳:是的,《伤逝》系列是我2009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摄影系的作品。

 

袁柳作品《伤逝——装修中的广仁寺》

 


        色影无忌:为什么要把作品的视角处理成圆形?
        袁柳:《伤逝》这组作品以圆形视角呈现,是我认为最适合的视角。
        就外观表现来说,圆形视角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圆形视角汇聚观者的视线,圆心就是画面的视觉中心,作品主题的表达更为直观。同时,圆形的完满外框与画面中的视觉构成元素十分吻合,让画面更统一整体。
        就作品的创作理念来说,圆形的视角更贴近整组作品贯穿的主线——伤逝,这种在视觉上给人以旋转、运动和收缩的审美效果让作品主题情感的表达更为细腻深刻。

 

        色影无忌:有没有担心过,这样的处理会消解或者束缚你的表达?
        袁柳:圆形视角在作品表达上确实有很强的局限性,《伤逝》作品中的圆形视角却没有束缚我的表达,因为这种局限是我需要的。
        我一眼能望穿这杂乱、落寞的场景,却无法用手上的相机完整记录,一一呈现。即使全部记录下来,也不会有在现场那样强的震撼和触动。我相信《伤逝》里每幅作品有其强烈的代表性,通过这种圆形视角的单纯定格足以表达了我要说的一切,一切无需多言。

 
[-- [-[[[[-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相关阅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章翔鸥——时间是爱情的重要介质 下一篇陆楠——我看韩国新摄影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