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彦鹏获得10万大奖
2011年9月21日,2011第11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颁奖仪式在云锦成演艺中心召开,包括中国移动杯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大奖在内的各个奖项尘埃落定,摄影师卢彦鹏获本届大展优秀摄影师大奖并得到10万元奖金。
9月20日上午9点,由朱宪民、王玉文、鲍昆、林路、晋永权、那日松、舒阳、罗伯特·普雷基等30位国内外等知名摄影人组成的评委会在2011第1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驻地鸿鹄客栈举行了评审前的最后一次例会。会议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主持,对本次大展的评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表决,随后,30位评委依据不同专业的艺术成就被分为三组,在志愿者的陪同下现场观展,分别对优秀摄影师、优秀摄影画册奖及新锐摄影师奖进行评选。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评审委员会制度是在2010第10届大展时正式确立,评委由大展艺术委员会提名并报组委会审核,任期一届,“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保持独立、公平、公开、公正,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大展负责,对中国摄影负责的态度进行评选。2011第1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评委会在吸取上届评审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本届评选工作进行了改进:本届评委会成员由著名摄影家,评论家,策展人以及摄影协会、学会主席、副主席,艺术机构总监担任,并邀请国外摄影人参加,体现了大展奖项的学术性与国际性;同时评委的评选工作分类进行,艺委会根据评委不同的艺术成就、奖项类别、展场分布进行分组。
20日上午,根据分组情况,评委们分别前往柴油机厂、棉织厂、土仓、县衙、清虚观、城隍庙展区现场进行评估初选,20日下午,各组评委回到鸿鹄客栈,进行初次提名,由组委会统计提名名单后,得出初选名单,随后,各位评委在室内观看初选的入围摄影师的作品,并进行讨论投票,得出最终的获奖人。
同往年一样,本届大展优秀摄影师奖分为五类,分别是新闻报道类、艺术类、自然类、风光类、社会生活类,每类分别有五名获奖人,而最终的“中国移动杯优秀摄影师评审委员会大奖”从这25名获得优秀摄影师奖的摄影师中评选出,评审工作从20日一直持续到21日上午,经过多番争论与投票,最终,获得今年评审团大奖的摄影师是卢彦鹏,他也是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十一年来最为年轻的大奖获得者,他的作品《空,气》以艺术家以苦心孤诣的创造力,通过形式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的呈现,拓展了影像艺术的概念,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艺术家充满活力的想象力空间。
与此同时,本届大展组委会首次设立的资助奖有了结果,资助奖是为鼓励和支持内地有较强创作实力、重视作品呈现的年轻摄影师特意设立,评选范围面向35岁以下,在作品质量、摄影语言、创作潜质、作品完成度以及作品呈现等方面具有很强意识和表现力,并参加本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院校除外)的内地摄影师。该奖项完全由媒体进行评选,本届资助奖邀请9家国内专业媒体组成的评委会,9家媒体分别是色影无忌影像频道、《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映像》杂志、雅昌摄影网、新浪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国摄影报》。来自北京的摄影师孙诺和来自重庆的摄影师华伟成分别凭借作品《复印时间》和《嘉陵江》获得该奖,每人获得资助金1万元。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为获奖摄影师提供资金支持。
为了表达对为中国摄影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摄影家的敬意,2011第11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设立的致敬奖,每年选出一位摄影家,由大展组委会为其组织策划致敬展,今年致敬奖的得主是著名摄影家朱宪民。
颁奖仪式还颁发了第七届中国移动手机摄影节年度奖,今年的金奖得主是崔达道,他的《岁月记忆》充满了感情。同时颁发了“梦幻传奇”影像短片作品奖”,一等奖由北京电影学院选送的作品《我的童年》获得。
今年的大展颁奖仪式简单隆重,取消了文艺表演的典礼体现了组委会对大展国际化、学术化、专业化的要求,也表达了大展对于获奖摄影师,对中国摄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