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摄天下 -> 徽风皖韵 > 正文
 
江南的香格里拉——青阳黄石溪
2011-06-19 10:52:26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 【 】 浏览:27次 评论:0
远眺黄石溪 张勇 摄

远眺黄石溪 张勇 摄
 

  黄石溪原本是九华山脉的几大主要溪流之一,是源出原始岭和天台峰东南龙湫的两条溪水合于抵喜岭而成,沿途滩、潭、急流、飞瀑遍布峡谷;溪水清澈回环,聚翠掩碧,绵延于峰峦叠嶂之中。其中的“龙门一跃”、 “雪滩三级”、“美女潭”和气势恢宏,落差高达60余米的“银蛇瀑布”最为著名。由于黄石村上至原始岭,下及里家,村民随溪而居,一溪清流滋养了栖居两岸的生灵,故而黄石溪也就成了黄石村的代名词。

  在古镇陵阳西边数十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山村,叫黄石溪。

  黄石溪地处九华山天台峰东麓,方圆22平方公里,是陵阳方向登山上九华天台的必经之路。其中,东起岔泉岭,西至原始岭的十里横排山更是植被浓密,雾气和露水常常沾湿了行人的衣襟,因此,在陵阳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上趟黄溪,湿透三重衣”的古谚。如今,静卧在茂林修葺之中的青石古道已成了人们寻幽探古之处。

  黄石溪平均海拔800米,有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森林、古村落和黄石大峡谷,这里青砖灰瓦的乡居依山而筑;几人合围的参天古木挺立房前村头;清冽的溪水穿村而过,经年淙淙汩汩,滋润着这方古老的土地,宁静、祥和。在村的外围,山坞的四面是一划划修葺整齐的茶园和成片的翠竹。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经济时代的生活状态,2007年南阳东河至黄石溪的柏油公路业已贯通,汽车开进了深山;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络架构了对外的信息桥梁。可以说,这里的人们在安享自然田园风光的同时,又充分享受着电力能源所带来的一切现代物质文明。梯田层层,四季飘香,空气中处处都弥漫着五谷、山果、山花和茶叶的芳香。宋末诗人陈岩曾诗誉黄石溪:“平田千亩万山中,水脉高低处处通。黄石一溪三十里,暖香吹动稻花丛。”(载《青阳县志》)。这里的山果很是出名,像“八月楂”、“猴栗子”、“猕猴桃”等。

  黄石溪境内的黄石村居民共有200余户, 500余人,村民收入丰厚,生活小康,这里盛产茶叶,尤以“黄石溪毛峰”最为名贵。早在1915年,“黄石溪毛峰”就曾获得巴拉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83年又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从此黄石名茶远销国内外。国家外交部从1958年起,每年都有订购。从近几年,他们又开发出“道僧天云”、“天台云蕊”、“天台翠尖”、“黄石旗枪”等系列精品。

  说到黄石溪的茶,至今那里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唐代,一行脚僧人沿古徽道自九华经天台寺往陵阳东去,行至道僧洞,时已过午,行脚僧又饥又渴,晕厥在道旁。不知过了多久,当行脚僧在石洞里苏醒过来的时候,只觉神清气爽,口颊生香,见一银须白发的老道正端着茶水送饮。又见石洞清幽,洞旁一溪,一潭,一瀑,水势盛大激越,风景优美,于是便与老道同室修行,因此这就有了佛山九华“仙释同修”的历史———“道僧洞”。这一僧一道的石像至今还供奉在洞内。又因僧、道二人年复一年地在溪边石岩上晾茶,茶渍浸黄了石岩,黄石溪也由此得名。应该说是这里的微酸性土壤和高山云雾气候,以及遍山遍野的兰草、望春等各种不知名的奇花异卉,滋润孕育了黄石溪茶的品质,也滋养了这方土地上勤劳淳朴的村民。

  黄石溪的茶名闻遐迩,黄石溪的自然风光更是吸引了无数游人。像“长阡岭秋色”、 “道僧洞山色”、“壁旯里千年苦丁茶”、“边山瀑布”和“银蛇瀑布”,还有集人文、风光于一体的“神秘寨里”。


花映雪潭 杨天保 摄

花映雪潭 杨天保 摄
 

  “云深雾缈锁雄关,古寨依稀故垒残。呼啸一声峰壑应,金戈铁马闹犹欢。” 这是2005年春青阳华圭先生游览神秘寨里后对它的感慨。

  寨里,位于黄石溪西边的峰峦深处,有里寨和外寨之分。它除了玉潭烟云、蜡烛峰、里寨红叶和三十六房(古岩洞)等自然风光外;里寨有保存较完整的古石寨,外寨有元末义军的寨营遗址等人文景观。据有关史料记载,元末乱世,群雄蜂起,各地豪强纷纷依山立寨,拥兵自保。黄石溪有北寨、中寨(现称里寨、外寨),初为宁骥骥所据,继为江华甫攻占。江氏本寨在九华山文殊峰东南,同扎寨六泉口之邑人钱清俱号称元帅,各聚众数千,互为犄角,与元兵及陈友谅部相拒,并曾合兵远攻苏州取粮,最后皆归顺朱元璋部。或许是那里攻伐死去的冤魂太多,据光绪辛卯《青阳县志》记载,每到阴雨季节,人们常常会听到从寨里隐约传来昔日战场上攻伐交战的金戈铁马的呼啸,声势骇人。这似是怪异之处,在科学知识普及的今天看来,实为山间阴雨时多风,盈涨的溪水拍激岩石,伴以林涛呼啸鼓荡,特殊的山貌,空谷传声,峰壑回应的自然现象。

  如今寨里已成了摄影、旅游、探险爱好者的天堂。

  今天的黄石溪人正渐渐从传统的农耕经济中释放出来,退耕还林,退耕还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一座年发电量为700万度,坝高55米,水头最高水位达110米,蓄水量为三百万立方米的“映月潭水库”大坝业已封顶,届时,“映月潭”将是人们另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目前,前来黄石溪游览观光的游客和文艺团体采风创作的人数正在逐年递增。仅2007年就接待了远及上海、东北、浙江等外地游客近千人次。黄石溪正以一个蓬勃昂扬的姿态,朝着一个集茶叶、旅游休闲为龙头的地方生态经济模式日新月异地发展,她将成为一个物产丰饶、四季飘香,供人类休养生息的人间天堂———一个人人向往的江南的香格里拉。

Tags:青阳黄石溪 徽风皖韵 责任编辑:qir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东至县官港镇水坡岭(跃龙庵) 下一篇历史文化名山——淮南八公山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