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前景是《新闻周刊》给我的一沓资料,详细列出了每天的每项赛事。我花了一整个周末才浏览完这些材料,从中挑出了我准备拍摄报道的赛事(也为了提前确认是不是能在一天内及时在两个场馆中间转换)。你应该能注意左边有三份我的护照,证书和常规文件的拷贝,以防丢失。进出中国可少不了这些文件。

以上是用来固定的器具,重但是很必要。我用Bogen的大力架,脚架和球形云台固定远处的相机,另外我会带上OverXposed的底板,很多防滑钉,强力胶带,绳索,以及一些小玩意。为防止相机异常情况的松动而掉落或伤到人,我也带了六根钢丝绳。

思考怎么把装备塞进各个箱子的过程最能杀死我的脑细胞,真的,不仅要考虑怎么样能让所有的东西捆成一块航运过去,还要顾及到达之后能立即开始工作的问题。硬箱子结实但是沉重而且容易碰伤你的关节,但它们的防水性又为选择它们加分,拖着它们上公交车却是特别痛苦的事。左边是我的小狗Kody,它可受过炸弹嗅闻的训练,交通安全局不会找我的麻烦了。

下一步该解决怎样把这个装备塞进箱子。通常我把装备在箱子里一个一个地排列好,看哪些能刚好合适(当然打包航运之前我要把填充物塞回去)。以上是我的两大利器,在弱光下的表现甚佳的主流400 mm ,2.8光圈镜头和我的最爱---轻且敏锐的500 mm f4镜头。

我的方案是把所有的东西装进我最喜欢的Think Tank Photo滚轮箱子里,这种箱子的拉链可以锁上,附带的金属绳可以把箱子锁在固定物上以防被人顺手牵羊。不管报道什么事件防盗都是个大问题。好了,一整天的准备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检验环节,确保每个相机,镜头,遥控装置,锁装箱前都能正常工作。

现在我试着从逻辑上对包装过程进行分析。上面的Think Tank国际机场滚轴箱比前两个同品牌的箱子要小,里面是我的全套遥控装备。决定是否带上它取决于我报道拍摄的事件。这套装备里有之前你们看到的新发明——一个遥控相机,和我带去的70~200mm 2.8的遥控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