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静山作品
纪念郎静山摄影大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2011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摄影大赛及国际理论研讨会拉开帷幕
2011年是中国国际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郎静山先生是国际上公认的摄影泰斗,在30年代是中国第一位打入世界的华人摄影家,
郎静山先生(1892—1995)出生于江苏淮阴,12岁时开始学摄影,后来又到上海学习绘画,并在一家报馆任记者,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之一。1927年他在上海组织中华摄影学社,大力推广摄影艺术的进步。1939年,他以中国山水画理论为基础,结合摄影艺术的特点,创造了集锦摄影(Composite Picture)的独特技法,并由此获得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等多项高级荣誉称号。以后他在台湾担任台湾摄影学会理事长、亚洲影艺协会会长等职务,对促进大陆与台湾的摄影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其他以104岁的高龄,创作了无数精彩的摄影作品,目前成为中国摄影界经历最长的一位摄影家。
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自2007年成立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奖项以中国摄影泰斗郎静山命名,结合国际上重大事件设立每届的参赛主题,其中有“人与自然”、评选出抗震救灾和奥运会的精彩摄影作品,也有以“精彩世博”为主题,留下了各国展馆多元文化精彩和美好的瞬间。
本届摄影大赛的征稿内容是“风光摄影、人像摄影、新闻摄影、抽象摄影”
“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是国际上奖项规模最大,获奖人数最多的国际性摄影艺术奖,它设有100个“郎静山摄影艺术金像奖”和100个“郎静山摄影艺术提名奖”,它繁荣了摄影艺术,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多元化,促进了摄影家的广泛参与和积极竞争。我们要把“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打造成摄影界的最高奖项-----摄影的奥斯卡奖。“郎静山摄影艺术奖”的评选得到了海内外广大摄影团体、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每届都评选出精彩摄影作品,并制作成为画册。摄影展还赴美国、台湾等地展出,得到中国驻外领馆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郎静山摄影艺术奖”多年来一直得到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全国侨联、上海市侨联等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主要领导也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作者颁奖。目前“郎静山摄影艺术奖”已得到中国华侨摄影学会、美国洛杉矶摄影学会、台湾摄影学、台北市摄影学会、高雄市摄影学会、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卢湾海外联谊会的支持和参与主办。
2008年9月,在上海市华侨摄影协会举办的第二届摄影比赛同时,还在上海举办了“摄影创作新进路——郎静山国际摄影论坛”,邀请国内外艺术界的专家、教授、学者以及摄影人提供相关论文,研讨郎静山先生在摄影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其中四十余篇来稿中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的摄影理论家和摄影爱好者,入选的20篇论文代表了当时中国郎静山研究和中国摄影发展空间探讨的最高水准,并且和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一起,汇编成精美的画册论文集。
然而由于中国现代史的特殊原因,他的摄影活动分别为海峡两侧各占去一半,这就使得两边以及海外的研究者以及摄影工作者无法获得一幅较为全面的郎静山像,也无法对于郎静山先生的摄影实践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中国大陆对于郎静山先生的认识还基本上停留在以他的“集锦摄影”为基础的画意摄影的层面上,而他的新闻摄影,商业摄影,肖像摄影以及摄影思想等,都还没有更为深入的考察。因此,我们在第一次论文征集的基础上,再次向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摄影爱好者征集有关郎静山研究的论文,争取为研究与了解郎静山先生的摄影实践、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提供一个更上层楼的台阶。
论文可以从郎静山先生的摄影思想入手,包括他的丰富的摄影实践,如集锦摄影、新闻纪实摄影、商业广告摄影、人体和肖像摄影、风景乃至抽象摄影等诸多方面展开研究,从而将这样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为当今的中国摄影提供可为资鉴的宏大空间。
2011年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摄影大赛及国际理论研讨会的参赛时间及要求,从: 下载相关表格。
论文要求从史实出发,延伸当代,以郎静山先生的思想和实践为基点,辐射摄影的方方面面。字数要求在5000到10000字之间,按照论文的标准格式(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注解以及参考文献等),用电子文档发至:linlu99@163.com,林路收。请注明联系地址、电话和手机等具体信息。截稿日期:201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