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摄天下 -> 美丽中国 > 正文
 
细数青岛那些美到极致的老建筑(一)
2011-08-13 09:44:26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 】 浏览:4513次 评论:0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建筑,首先要了解其历史沿革。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借条约》。从此,胶澳沦为德国殖民地。

  1914年11月,日本趁德国发动一战无暇东顾之机,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胶澳,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等同直辖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收回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并改属山东省省辖市。

  1981年,青岛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青岛短短的百年历史,其间三次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经历了屈辱的一页。如今,青岛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而帝国主义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则成为了凝固的历史,被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据不完全统计,青岛至今仍存有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28国风格的建筑千余处,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青岛西部城区一角
 

太平角一路3号,英国乡村式别墅

 

 

 

  栈桥是与青岛同龄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青岛百年沧桑。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青岛湾北侧,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

  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893年竣工,最初是为李鸿章来青岛巡视所建。全长200 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德国侵占青岛后,栈桥成为货运码头 。1901年5月扩建,北段为水泥铺面,并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增铺轻便铁道,以利运输。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市政当局扩修,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新筑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

  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从栈桥登陆;后日本占领青岛,德国军队自栈桥撤离;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日本军队自栈桥乘船离开;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自栈桥登陆;1945年,国民政府收回青岛,日本从栈桥撤离;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国民党军队从栈桥登船撤往台湾。

  因此,栈桥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成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著名的青岛啤酒的商标就是栈桥的形象。

[-[- 

分享到:
Tags: 青岛 老建筑 责任编辑:qirui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行走泰国不仅有人妖 更有街边垂涎.. 下一篇斯德哥尔摩的骄傲----同性恋大游行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