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摄天下 -> 徽风皖韵 > 正文
 
画僧懒悟——明教寺来了个画和尚(一)
2011-09-23 09:36:03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 】 浏览:3690次 评论:0

  合肥城的夜色在明教寺的钟声里降临了。和尚负了手站在庙上往下看。街上已经是撂棍打不到人了。是上灯的时候了,城笼在一片黄晕晕的光中。他想迎江寺了,在迎江寺可以看江上舟楫来去,到底比江北景色要好一些。

那时合肥只是县城模样

  1956年,懒悟法师从迎江寺来到合肥明教寺。仍是一钵一笠,寒简得很,拿了竹杖说走就走了。此时的合肥也就是一个县城的格局,到处都在修路造房子,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街上架子车,三轮车、抬大土的来来往往。还有白铁店哐哐打着铁皮,剃头挑子旁边有人正在向阳取耳,耳朵被剃头师傅扯得好长,脖子上的筋都暴出来了。驴在街上走,走着走着把腿一叉,就当街拉泡屎,热气腾腾的。

  和尚站在街上看了一回,拾阶而上。这庙怎么盖得这么高?明教寺除了大殿外,还有几间厢房,外面倒有几棵老树都长得清奇古怪。傍晚的时候,蝙蝠从屋檐下飞出来,围着大殿转来转去,像洒在夜色中的几粒墨点。晚钟一杵两杵,响一声夜色重一点,响一声夜色重一点。合肥城的夜色在明教寺的钟声里降临了。和尚负了手站在庙上往下看。街上已经撂棍打不到人,是上灯的时候了,城笼在一片黄晕晕的光中。他想迎江寺了,在迎江寺可以看江上舟楫来去,到底比江北景色要好一些。

传奇人物“菱花馆主”

  和尚觉得颇有些寂寞,但是几年住下来,旧雨新知都有了。合肥城的人都知道和尚是个画僧,画子画得好。城里的文墨人平常有事没事,都乐意到庙里来走走。曹先生大铁来得最勤,大铁先生号菱花馆主,常熟人。他在合肥工作数十年。曹先生为土木工程专家,据说合肥的淮河路桥就是他设计建造的。

  “菱花馆主”大铁先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出身常熟富豪之门,早年入东吴大学土木工程系,嗜好书画、词赋,拜张大千为师,成为大千最后一位入室弟子。大铁先生早先出入于上海十里洋场,翩翩公子,风头健得很哪!他跟和尚是方外交,很谈得来。只要有时间,他最喜欢到和尚那里走一走。

一对奇怪的好朋友

  早晚三炷香礼佛。朋友来了站在旁边看,不敢多嘴,看着和尚净了手脸,端整了袈裟在蒲团上跪下。一个小沙弥在一口铜磬下敲几下,香烟在大殿里升起来,如夏云奇峰。时候不早了,一碗粥,一根咸得要命的萝卜,大铁先生也随堂吃了。懒和尚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他平常话就少。呼噜呼噜吃了,嘴也不擦说:“请!请!到禅房里坐。”

  禅房灰好大,一榻一几一案而已,壁上挂一张竖幛枯槎图,残山剩水之间,一翁倚杖作野望。地上脏,主客脚步所到之处,灰尘腾腾而升,客人迷了眼睛。过了半天,才能适应禅房里的光线。和尚把桌子拂了两拂,拿出一个卷子请曹大铁看,题为《云山叠嶂图》二卷。曹大铁先生后来在《懒悟画集》序中写道:“公尝为余作《云山叠嶂图》二卷,矮纸之间笔趣然,昔董玄宰以画理参禅,今懒公以禅意入画,宁有互通之处耶!余赋《菩萨蛮》词三阕书之,吴中画友尤赏其赋色之雅。”

  懒和尚与曹大铁先生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他们两人有共同的朋友。比如唐云先生和张珩先生。懒和尚在杭州灵隐寺当过禅堂香灯,他在这里结识了唐云和若瓢,常常流连湖山之间弹琴作画,好不快活!现在在合肥遇到曹大铁,又雅好丹青,自然将他视为知己了。大铁先生在合肥也没有什么故交,此公眼高于顶,一般的人他看不上。曹大铁先生公余常常到庙里来谈诗论画,被时人目为怪异。一个学土木工程带点洋气的江南人,怎么和一个庙里和尚打得火热?


分享到:
Tags:画僧懒悟 明教寺 责任编辑:qirui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画僧懒悟——人间懒和尚,天外瘦.. 下一篇安庆天主堂巍然140年(老照片)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