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摄天下 -> 行摄攻略 > 正文
 
一次远征的装备细节:第三章—民以食为天(2)
2011-07-29 16:56:01 来源: 作者: 【 】 浏览:1347次 评论:0

    当然这一切只是“看起来很美好”的部分,实际上,伴随着进入高原后每人不同程度的高反症状,味觉和食欲多少有所退化,加之食品相对单调,就餐环境不佳,南腔北调众口难调,因此很多时候吃饭与其说是一种自然需要,不如说是一项个人任务,不吃,每天就没力气出门科考,不吃,抵抗力和体能下降就容易生病,不吃,不但不能干活还会给大家添麻烦,总之,那可真就是白来了,因此,哪怕是蹲在野地里啃饼干,口感是木头渣子,也得自我安慰,就当是坐在文殊院的素斋馆里吃鱼香肉丝好了。而且相对前两次的科考而言,这都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06年科考期间专职厨师因高原反应严重提前下撤,物资准备工作也不完善,结果所有人啃方便面与萨其玛吃到吐,人间悲剧啊!

    为了让大家体会到更逼真的“鱼香肉丝”效果,我们的食品保障专责志愿者——大厨,此行付出了远超旁人几倍工作量的巨大努力,光是在乌鲁木齐采购期间列出的长长清单就吓人一跳:其中包括馕1000个(中途拉油时又带回一批油馕),卤蛋1500个,很抱歉其他食品采购数字未有抄录,凭记忆回想起来的还包括香肠、牛羊肉各数百斤、咸鸡数十只、方便面数百箱、面粉、大米、面条、土豆、饼干、火腿肠、午餐肉罐头、奶粉,果珍、咖啡,茶叶、可乐、二锅头、花生米,大白兔、海带、咸菜、酥油以及各种调料辅料难以计数,为了解决果蔬问题调节口味以及补充维生素,特意准备了一批脱水蔬菜(花菜和笋干),沿途还采购了若干箱哈密瓜、香梨、苹果等等,整整装了一车。最后考虑到藏族司机的饮食习惯,还特意聘请了一名藏族厨师,考虑的可以说尽善尽美。

    堆积如山的方便面



  食品装车前的整理与清点



  在阿尔金山晾香肠,可惜是川味的不是广味的



  进入无人区后,所有食品基本上就是呆在一个天然冰箱里,保鲜自然不是问题,但冻的和石头一样的水果却味同嚼腊,为了补充维生素的需要,不好吃也就罢了,但俺却为了喝罐可乐却差点搭上小命——在拉环的一瞬间,在高原低气压与冻涨的双重作用下,在轻微外力的触发时,易拉罐一声巨响后轰然炸飞,开口如刀刃搬锋利,可乐冰四下飞溅,我靠这拉的简直是手雷啊!记得以后要买塑料瓶装的!



  根据往年的教训,满满一车的食品和炊具,到达营地后常有为了找一件配料或者工具而把卡车返个底朝天,还没吃上饭先把人给累趴的惨痛经历,各种食品重新拔营装车后也更为混乱,因而此次所有食品包括配料预先按照营地数量平均分为若干等份,每到达一个营地后搬下一份即可,非常高效省心。

    每天的三餐安排通常如下:早餐通常为羊肉面或面疙瘩等连汤带水的物质,拔营或科考出发早没时间磨蹭,图一个快速方便,早上比较冷,一口热的喝下去也很容易把胃暖热。中午通常部分人马在外科考,守营的人不多,也是做点简单的面条或泡馕或自己DIY下了事。晚上时间充裕,人口众多,晚餐就相对隆重一些,做一大锅米饭,煮上脱水蔬菜汤,炖上一盆羊肉,有模有样。最后是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围着火炉没事干便可以杀罐午餐肉(可惜不是梅林的)烤烤馕煮煮方便面喝点小二(二锅头),可能真是味觉退化了的缘故,平时觉得暴难吃的垃圾食品午餐肉和方便面,在高原上也吃的有滋有味,胃口大开,食量比在家呆着都大很多,羡杀旁人的同时自己也觉得奇怪。


分享到:
Tags:远征 装备 攻略 责任编辑:qiru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次远征的装备细节:第三章—民.. 下一篇一次远征的装备细节:第三章—民..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