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儿有了窝棚有了,按说无人区的生活应该是无牵无挂,可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去了,但翻开每个人的行李袋数数插头,就会明白现代人想彻底回归武侠时代有多少牵挂了——手台、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摄像机、MP3、数码伴侣、GPS、灯具以及各种专用设备,摇摇头,帐篷搭完了就得开始另一项基础设施建设——电力保障。
尽管很多设备可以通过车载逆变器进行充电,但在营地期间毕竟还是很不方便,尤其是低温情况下电池消耗奇快,指望车充是不现实的,另外卫星通信也需要稳定持续的电源,因此在乌鲁木齐装车时携带了三台额定输出5KW的汽油发电机,这三台发电机中有两台为今年某赞助商提供的旧货,小毛病一堆(有点不厚道啊!),临行前没有彻底检修结果进去后留下无穷后患(大意了大意了),另一台为前两次科考留下的,油箱压扁了一半,但看在是HONDA出品的份子上也装上了车做备用。三台发电机装在MAN卡车上,到达营地之后,放下栏板,一干人等七手八脚抬下车来(倒不是想拿这上百公斤重的家伙练举重,平地上维护操作加油要方便很多),一次倒进20L汽油(大约能支持全营使用8小时),调节好风门,玩命的抽几下起动绳就能响了,白天根据需要自上午开始发电至夜间12点结束,中间只用加一次油,理论上是很简单,但进入无人区后却遇到各种麻烦。
首先是几个人轮流拉到眼冒金星手发软也不能启动(高海拔拉这玩意绝对绝对体力活),检查发现可能是风沙太大的缘故油路堵塞严重,因此每天清理油路与空滤成了功课,接着便发现帐篷里的电灯有问题,明明买的100W灯泡怎么这么暗啊,痛骂卖灯泡的JS之后才发现别的电器也不对劲,给电焊机供电死活焊温上不去,以为是“高反”还给它吸了不少氧气(人都没舍得吸~),拆开发电机电路发现输出电压线头不知怎么接成了输出110V(我说怎么这么省油啊,),过了几天发现油路干净了还是拉不着,现在是火花塞出了问题,好在陆巡上还有备用的,刚省心了几天,又莫明其妙出现了漏油,各路神仙会诊无果,反正还有备用的,但祸不单行,某天MAN飙的实在太猛了,把唯一一台状态好点的发电机消声器也在车厢里生生撞断了,声音吵点就吵点吧,总比没有的用强……总之三台发电机拆东墙补西墙折腾倒最后,硬是把负责发电机的兄弟逼成了闭眼就能拆修的专家。
发电机,求求你啊不要坏
修理要命的发电机
发电机发出电来还不算完,你还得布线拉到每个帐篷里去,为了适应寒冷天气人踩车压野蛮使用的需要(断电是小事,若是有谁在无人区里触电身亡可就太冤了),从电料市场上买回来的所有插头、插座、灯座(塑料低温下受外力后极易脆裂,因此全部选用橡胶制品)等等全部打开来重新检查组装,外壳缠上厚厚的绝缘胶布加固,电线全部换成低温不易冻裂的橡胶外皮电缆线,尽管出发前折腾了几天是很辛苦,但在里面不用受罪抢修确实很值得。
出发前在宾馆房间里加工电料
出发时携带的电料物资如下:
防爆灯12个,电缆线50米,线盘5个(自带10米线),大插座20个,小插座10个,16A大插座2个,二眼插头22个,三眼插头2个,发电机备用插头1个,汽车过桥线4根X1.5,200W灯泡10个,100W灯泡40个,电工工具若干。每个帐篷提供1盏照明防爆电灯(炊事帐为方便做饭有2-3盏),其余的挂在营地周围车辆或帐篷上,方便营地人员往来,长插座每帐两三个不等,基本可以满足各种电器充电及设备,另外,为保证公用电力负荷输出及电压不稳,严禁使用电热毯电炉等大功率电器,当科考结束时,除卡车压碎插座一个,线盘颠散2个,灯泡损耗若干以外,基本比较圆满。
灯火通明的夜间营地